我的位置:
“四制一体化”教育教学理念
发布时间:2024-11-30   |   发布者:admin
       “四制一体化”让中国职业教育创新、提质迈上新台阶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的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6月23日接见全国职教会代表时强调:“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一、职业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
 
  全国人大、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出台了相关政策与法规,要求职业教育从社会的需要出发,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合格技术技能人才。当前国家正处在改革创新的时代,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换代迈上新台阶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更高的新要求。但国内当前的职业教育仍然是以学习借鉴其他发达国家教育模式为主,特别是在借鉴德国的“双元制”下提出“双师制”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绝大多数依然延续着应试教育下的班级制、科目制教学,而这一套培养方法与市场用人需求的标准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应试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本质性的区别,职业教育一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岗位职业为标准的培养模式。当前,社会的进步可谓日新月异,而职业教育的大纲教材却是沿用很久以前制定的课程体系并依此开展教学,这种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定位落后与发展的错位,使得学生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人才需求的多元化需要人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市面上各式各样的职业规划、技能培训,“一对一”的小班制教学发展迅速,这无疑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科班教育与市场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错位。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让学生成才,职教人应该适应或适当超前思考社会发展问题,创造一个能动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守正出奇”,推进职教育现代化进程。
 
  二、从比较教育学的视角认识职业教育
 
  我们进行中国孔子思想与现代教育观念的比较、中外教育的比较、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较、中等职教与高等职教的比较,古代教育的国情与今天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从中国的国情与国外的国情普通教育的目标和职业教育目标之间的不同等方面的比较,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什么?怎么做?“四制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解决今天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四制一体化”相对更适合高等职业教育,但也适合中等职业教育和短期培训教育。“四制一体化”的核心是什么?四制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借鉴AAA教育的质量把关?实施“四制一体化”与“三元模式”又是什么关系?
 
  “三元模式”、“四制一体化”与“AAA教育质量把关”为核心的结构图
 
  1.“四制一体化”的核心是什么?
 
  “四制”是指:工作室制、工作日制、聘任制、效益工资制(详见上图)
 
  2.四制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缺一不可。
 
  要求克服以往教师按大纲、按教材、按课时上课的形式化教条主义的模式培养学生,课堂遗留的问题并未解决,学习结束后学生不能直接走上岗位与市场对接。“四制一体化”就是要彻底解决学生岗位能力所需的技术能力、理论素养、社会实践等岗位基本要求问题,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四制一体化的核心是工作室制,学生进入任何工作室,解决不了该工作室的技能要求、专业相关考核等不能结课,下一个工作室也不能接受,学生可以同时在几个工作室学习、实践,也可以到市场一线进行岗位体验与实践。
 
  教师薪酬以“优劳多得”为原则。彻底打破原来大锅饭(按照课时计算薪资)的分配原则。当然还要制定一系列的章程、规定以促动学院教学改革与发展。
 
  3.AAA教育是以学生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把关制度。
 
  对接用人市场的作法,是我们践行“四制一体化”必不可少的借鉴要素。AAA教育质量把关原则是以学生在各阶段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和人数(如:优秀、达标、差等)作为教师教学能力考核的主要手段,AAA教育一系列的科学质量把关与“四制一体化”的融合会使我院教学改革体系更加强而有序。
 
  4.“四制一体化”与“三元模式”的关系又是什么?
 
  “四制一体化”是一种教育思想理念体系与实践操作方法。“三元模式”是提升教师能力、结构的模式,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动、相得益彰。“四制一体化”、“三元模式”、AAA教育质量把关融合应用,在教育教学上定会出现守正出奇的效果。
 
  5.实施“四制一体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学习是以市场用人岗位的职业要求为依据。
 
  (2)学校学习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一致,经过2-3年的岗位能力学习,毕业后一上岗就是一个熟练工或能工巧匠,而不是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下的试岗、顶岗等角色。
 
  (3)创新思维与惯性思维的不兼容,要克服陈旧思想与创新思维的碰撞所产生的自然抵触。
 
  (4)过于计较个人利益以至于看不到创新所带来的远景红利和巨大成果。以所谓的教条主义的“标配课程”为理由,逐渐留下怕苦、怕累、怕付出的陋习。不懂得没有创新改革就没有远大的发展前景,以至于自然被淘汰。
 
  (5)必须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引进社会行业、企业、单位、机构的能人,对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专业评价,他们的评价既是学员专业建设的导向,也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检测线,更是校企在教科产学研方面的“焊接机”。
 
  (6)打破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听不懂就睡觉、玩手机的恶性循环,变为将理论、实践、讨论等课程一体化的工作室教学。在学、践、行、研等知识能力相互综合的内部关联上多下功夫。工作室要设计成讲解、讨论、图书资料、电教设备、网络设备、实习实训、洽谈、践行、生产、推广、营销等为一体的环境,打破以往各专业、学科、系院各自分清界限的格局,这种传统教学设计适合普教,并不适合职业教育。
 
  (7)各专业院校在开设必修、选修、专业课的前提下,必须开设公共关系学、心理学、市场学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课程。
 
  (8)必须对工作室负责人进行培养、考核,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其对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市场敏锐度和感知能力。
 
  (9)学院、二级学院、工作室要在在“四制一体化”、“三元模式”、AAA教学质量把关法的综合应用下,不断守正出奇,创造职业教育的新生力量。